|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麻栗坡概况

麻栗坡概况

关键词:麻栗坡,麻栗坡历史,麻栗坡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麻栗坡县人民政府
  • 电 话:13887531236
  • 网 址:http://
  • 感谢 ddchang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808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麻栗坡概况

        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东经104°3303″至105°1804″,北纬22°4854″至23°3402之间。县境东部与富宁县连接,西部与马关县毗邻,北部与西畴县、广南县相连,东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河江“五县一市”接壤,国境线长277公里,占中越陆地边界线长的13.9%、占云南省国境线长的20.5%、占文山州国境线长的63.2%。全县国土面积2334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9.9%,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最高海拔2579米(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最低海拔107米(国家级天保口岸盘龙河出境处),县城所在地海拔1053米,森林覆盖率为35.14%。全县年平均气温17.7℃,无霜期330天,降水量1068毫米,蒸发量1300毫米,日照时数1517.3小时,相对湿度84%。全县辖4镇7乡96个村(居)民委员会1935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国家级口岸1个、边民互市点14个、边境通道108条。县城距州府文山74公里,距省会昆明419公里,距越南河江市64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市380公里。

概况

中文名: 麻栗坡县 

英文名: MaLiPo 

所属地区: 中国 云南省 

面积: 2395平方公里 

人口: 27万人(2004年) 

地理位置: 东经104°33′—105°18′,,北纬22°48′—23°33′, 

著名景点: 大王岩崖画 、小河洞新石器时代遗址 

名人: 项崇周、盘总春、唐兴贤、梅贻海、熊世祯、段光祥 

知名产业: 钨、锡、铜、铁、铅、锌、铝、铍和石棉等 

电话区码: 0876 

邮编区码: 663600 

麻栗坡县总面积2395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麻栗镇,邮编:663600。代码:532624。区号:0876。拼音:Malipo xian. 

麻栗坡县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105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62.2小时;无霜期349天以上。居住着汉、壮、苗、瑶、彝、蒙古、仡佬、八个民族,总人口27.7万人。县境内有天保国家级口岸。县城距州府80公里,距省会昆明450公里,距越南河江市64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市380公里。经天保口岸出境,是云南省通往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及东南亚地区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陆路通道,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对外开放前沿和重要通商口岸。

历史沿革

麻栗坡县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但建置较晚。县城内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汉为郡都梦县地,蜀汉、晋为兴古郡进桑县(后为都县)地。唐初为黎州地,乾符六年(879)为通海都督地,南诏为部地,宋为大理通海都督矣部(后为最宁镇矣尼迦部)地,元为宁远州矣尼迦部地,明为阿迷州八寨长官司地(隶属临安府),清为开化府牛羊土司地。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勘中越边界,设立界桩,于此驻绿营后设都司,二十四年(1898年)设交涉副督办(直属省),下设6个对汛。民国3年(1914年)3月改交涉副督办为特别区对汛督办。1949年1月县境解放,6月成立马列县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3月设麻栗坡市(隶属文山专区),1955年12月改市为县,1958年11月西畴、麻栗坡两县合并,1961年10月分开,设麻栗坡县建制至今。

2012年,麻栗坡县辖4个镇、9个乡:麻栗镇、大坪镇、天保镇、董干镇、马街乡、铁厂乡、六河乡、杨万乡、八布乡、下金厂乡、猛硐瑶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679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麻栗镇 53010 、大坪镇 17182、 董干镇 33321 、南温河乡 19657 、猛硐瑶族乡 14158 、下金厂乡 10842 、八布乡 20888、 六河乡 20666、 杨万乡 12825 、铁厂乡 27222 、马街乡 26730、 新寨乡 11485。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麻栗坡县行政区划:

麻栗镇 辖:城北社区、中心社区、城南社区、盘龙村、下凉水井村、牛滚塘村、老地房村、茅草坪村、南欧村、茨竹坝村、豆豉店村、冲头村、红岩村、潘家坝村、南油村。 

大坪镇 辖:大坪村、马达村、新地房村、阿老村、大石硐村、高笕梁村、瓦渣村、戈令村、上凉水井村。

董干镇 辖:董干村、长槽村、白沙杠村、者挖村、普弄村、马坤村、马林村、马崩村、麻栗堡村、永利村、嘎啊村、回龙村、马波村、新寨村、董来村、马龙村。

天保乡 辖:南温河村、八宋村、城子上村、分水岭村、天保村、小寨村。

猛硐乡 辖:猛硐村、昆老村、坝子村、铜塔村、老陶坪村。

下金厂乡 辖:下金厂村、大坝村、仓房村、大火地村、中寨村、云岭村。

八布乡 辖:八布村、荒田村、那灯村、龙龙村、羊皮寨村、东油村、江东村、和平村。

六河乡 辖:六河村、转堡村、南令村、听慢村、银厂村、营盘山村、龙林村。

杨万乡 辖:杨万村、董定村、长田村、紫胶村、那都村、铜厂村。

铁厂乡 辖:铁厂村、关告村、普龙村、董渡村、龙路村、孔抗村、木扭村、太和村、坪子村、太坪村。

马街乡 辖:马街村、董浪村、普留塘村、梁子街村、品乐村、石龙村、黄家坪村、普元村。

行政区划

麻栗坡县辖4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麻栗镇、大坪镇、董干镇、天保镇、下金厂乡、八布乡、六河乡、杨万乡、铁厂乡、马街乡、猛硐瑶族乡。

经济发展

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1亿元,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25006万元,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90万元,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0278万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1870元,比上年增加260元,增长1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290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增长43 %;城镇登记失业率3%。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亿元,增长5.5%。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粮食总产量达9100.8万公斤;烤烟生产再获丰收,完成烟叶收购6.2万担,烟农户均收入达2.6万元,实现烟叶税1024万元;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获得纯收入达440元。始终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共兑现农资、良种、能繁母猪保险、退耕还林等各项补贴4216.2万元。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主体改革阶段任务。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88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总收入3.97亿元,农村人均劳务纯收入达670元。二是科技服务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增加值5.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3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42.3%。一是矿业经济逐步走上科学发展轨道。根据国务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的要求,按照依法依规、兼顾群众利益和自主自愿原则,全力组织实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工作。钨矿、钨共伴生矿、铁矿等主要矿种的整合全面开展。钨矿资源整合成效显著,整合总资产13.7亿元,已整合矿业权10个,整合资产12.7亿元。在整合中,关闭环保设施不全、安全生产不达标、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严重的采选厂27个;实施尾矿排放系统和环保工程建设,天保镇岩脚、猛硐乡响水尾矿库建设接近尾声,完成投资8523万元;投资4891万元完成年产5000吨APT钨制品厂一期工程。二是电力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在积极配合抓好马鹿塘水电站二期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已建电站管理,加快在建电站建设步伐,加大新电源点建设前期工作力度。年内共投资2.5亿元,建成了天保、八布河、平和等8座电站,新增电力装机7.8万千瓦,全县电力总装机达36.7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14亿度,实现电力产值2.94亿元。城子上变电站及县城至大坪、县城至猛硐输电线路建成投入使用,启动了南方电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电力资源整合稳步推进。

自然条件

麻栗坡县地处滇东南边缘山区,地形从东向西南华南斜。地表因受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的强烈切割,形成西北--东南向的山地与峡谷相间的地形。县城麻栗镇海拔1000米。境内有4大山脉,属红河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和南利河。境内均属亚热带季风拭气候,主要特征: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垂直差异十分明显。麻栗坡西南部、中部、东北部4大河流的河谷区以白沙土、黄沙土、红沙土为主,油沙土次之,宜种水稻。矿石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主要有钨、锡、铜、铁、铅、锌、铝、铍和石棉等。境内水资源丰富,流经境内的4大河流落差集中,坡降大,全县水能蕴藏量为101.8万千瓦,可供年发电89.14亿度。1980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老君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

民族文化

麻栗坡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8个主要民族,总人口27313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9322人,占总人口的40.1%;农业人口251111人,占总人口的93%。少族民族中:壮族3285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0.1%;苗族4595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2%;瑶族1931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7%;彝族544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傣族283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6%;仡佬族117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蒙古族131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2%;其他民族42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4%。除蒙古族外,其余6种世居少数民族为跨界而居民族,在越南均有分布。

麻栗坡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小河洞遗址属我国滇东南地区新石器遗址中年代较早的一种类型,是滇东南地区现今发现的唯一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全县共有省、州、县文物保护单位14个,还有春秋、北宋时期的铜鼓、铜斧、铜锛、铜锄以及援越抗法、抗美时期许多遗物、遗址等现已作为文物保护。有民族民间服饰、腊染及许多待开发的珍贵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多姿多彩,有彝族支系倮家人“荞菜节”、瑶族传统节日“盘王节”、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壮族传统节日“花街节”,都各具特色,情趣浓郁。

现在有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彝族、傣族、蒙古族、仡佬族8个主要民族等民族分布。

文物胜迹

大王岩崖画

位于县城东1公里的羊角脑半坡上。崖壁高20米,崖画高地面3.5米,用红、黑、白三种颜色绘成。

小河洞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县城内畴阳河西岸,洞口高出河面6米,洞口宽平,有一条暗河从洞口流出。

马达石碉

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位于马达街心正西偏南,距街心约1公里,高出四同约70米的山顶上。

烈士陵园

麻栗坡烈士陵园,1979年底修建,座落在县城西4公里的磨山上,占地面积50余亩,陵园中安放着守土卫国战斗中,在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英勇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忠骨957人。

著名人物

项崇周(1856~1914) 苗族,猛硐区警卫连硐村人(原籍西畴县锅底塘村)。

盘总春(1895~1971) 瑶族,中寨村人。1950年带领民兵配合解放军解放猛硐。

唐兴贤(1899~1973) 麻栗坡街人。1918年赴昆明入省立第一中学,次年与同学杨青田,柯促平等参加学生会工作,投入“五四”爱国学生运动。

梅贻海(1905~1972) 傣族,那秧村人。1951年与盘总春率民年击退窜扰边境的国民党军千余人。

熊世祯(1930~1983) 苗族,石排村人。1948年任民兵中队长,参加解放石排村的战斗。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段光祥(1964~1984) 梅子坪人。被评为二等功臣

重要事件

开办“滇桂边区公学”: 194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在麻栗坡县太平庄开办“滇桂边区公学”,饶华任校长。

支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麻栗坡县与越南交界的天保、猛硐等地,是对越自卫还击战斗的主要战场之一。

收复扣林山、者阴山、老山和八里河东山: 我边防部队于1984年4月28日、30日奋起还击,一举收复了被越方侵占的老山、者阴山。又于5月16日继而收复了八里河东山。

特产资源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约为359.7万亩,其中:农耕地28.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宜林地14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9%;牧场、草地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9%;荒山、荒坡125.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4.7%;水面1.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4%;不能利用的裸露岩石3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全县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石灰岩土、水稻土6个土类。全县耕地土壤分为6个土类、10个亚类、15个土属、17个土种。全县人均耕地面积1.13亩。

矿产资源。麻栗坡县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样。目前,已探明的38个固体矿产中,黑色金属有铁、铬、锰;有色金属有锡、钨、缶、锌、钴、镍、镁、锑、汞;贵金属有金、银;稀有金属有钽、铌、铍;稀土元素有镓;化工原料非金属有硫、砷、重晶石、刚玉、云母、石棉、高岭土、水晶、硅石、电气石、冰洲石、粘土、天然油石、绿柱石(部分可达到宝石级即祖母绿);燃料矿产有煤。其中:锡矿床(点)28处,地质品位0.4%,累计地质储量5455万千克;钨矿床(点)23处,平均地质品位0.45%以上,累计地质储量936000万千克,人均拥有3.41万千克。其他矿种地质储量93亿千克。

生物资源。县内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有植物330余种,水、陆野生动物120余种。植物资源。县境内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云南穗花杉、银杏、伯乐树、长蕊、木兰、藤枣、异形玉叶金花等10多种珍稀植物。二级保护植物有苏铁蕨、桫椤、秃杉、红椿等36种。野生动物。主要有豹、黑熊、岩羊、猴、蟒蛇、眼镜蛇、鳄鱼以及各种鸟类、昆虫类和水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蜂猴、鳞虫;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熊、蟒蛇、眼镜蛇、红原鸡等30多种。

水能资源。全县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有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和南利河4大河流,境内流程249公里。河川径流量1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5.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498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02.5万千瓦,预计可开发利用约82万千瓦,现已开发利用62.487万千瓦。

名胜古迹。全县共有省、州、县文物保护单位16个,春秋、北宋时期的铜鼓、铜斧、铜锛、铜锄以及援越抗法、抗美时期许多遗物、遗址等现已作为文物保护。小河洞遗址属我国滇东南地区新石器遗址中年代较早的一种类型,是滇东南地区现今发现的唯一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县内的老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和省州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大王岩崖画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崖画精品”;有以倮人古朴民俗为代表的民族风情和以岩溶和原始森林为主的老君山原始森林、云岭自然保护区、马鹿塘电站坝区、猫猫跳峡谷、曼棍洞、阴阳风洞、穿洞、峰林等自然景观。全县旅游景点集自然风光、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民族风情和跨境旅游为一体,可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观光、科普、科研、教学等多功能的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先后开通麻栗坡—越南河江—河内—海防—下龙湾,越南河江—麻栗坡—昆明等旅游线路。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